Grace Health Centre Logo

Our

Opening Hours

Monday9:00 am - 8:00 pm
Tuesday9:00 am - 8:00 pm
Wednesday9:00 am - 8:00 pm
Thursday9:00 am - 8:00 pm
Friday9:00 am - 5:00 pm
SaturdayClick Here
SundayAfter Hours Care

Lunch hour from 1pm to 2pm

After hours care, please call: 416-299-1460

一同發現悲傷的溫柔與美好

1. 理解情緒

你是否難以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對你的影響?學習核心情緒可以幫助你提升情緒調節能力。當你對核心情緒有更多的認識時,將能與親友進行更開放和真誠的溝通。本月,我們將聚焦於「悲傷」這一核心情緒。

2. 什麼是悲傷?

Woman sitting on the floor with her hand supporting her head.

悲傷是一種情緒,包含失望、哀傷、絕望或對事物失去興趣的感受。表達悲傷的方式可能包括流淚、情緒低落、與他人疏遠或感到疲憊無力。悲傷的成因可能來自神經系統的不平衡、重大困難生活經歷的回憶、即時的身體疼痛、壓力、人際衝突、精神上的困擾等多種因素。
悲傷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正面或負面情緒,而是對人類生存與幸福至關重要的感受。悲傷提醒我們什麼是重要的——如果某件事或某個人讓你感到悲傷,那麼它或他們對你一定意義重大。這種情緒覺察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於真正需要關注的事物或人。在某些時候,悲傷促使我們尋求他人的支持。人類是社會性生物,聯繫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然而,在不同情境下,悲傷也可能使我們遠離人群。因此,我們如何應對悲傷,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認識悲傷的成因,並對這種情緒所傳遞的需求做出適當回應,是非常重要的。

3. 認識並應對悲傷的技巧

Two women meditating.

雖然這可能與直覺相反,但要正確處理情緒,首先需要承認悲傷的存在。以下是三個實用的方法來幫助你覺察並應對悲傷:

  • 正念練習:透過身體掃描或寧靜場所想像練習,幫助你定位悲傷在身體中的感受,讓你的身心在處理當前問題時能夠安定下來。
  • 寫日記:記錄讓你感到悲傷的原因,有助於釐清思緒。同時,寫下你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情,也有助於轉換心境。
  • 尋求支持:與值得信賴的人(如朋友、導師、家人)談談你的感受,或許能夠為你帶來新的視角,幫助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問題。

4. 關於悲傷與憂鬱症的挑戰與迷思

Man

你或你所愛的人是否正難以完成曾經簡單的日常任務?從按時用餐到維持個人衛生,是否一切都變得格外困難?

在你為自己或他人貼上「無能」、「懶惰」、「無望」或「一無是處」的標籤之前,請先了解,這可能不僅僅是缺乏動力或效率的問題,而可能是憂鬱症。

憂鬱症不只是「感到低落」。它有多種類型,並且在不同個體身上可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例如,一位輕度憂鬱患者可能會失眠但仍能正常運作,而另一位重度憂鬱患者則可能無法下床。

此外,憂鬱症不僅影響人的生理功能,也會影響情緒、精神狀態、人際關係及認知能力。其症狀可能包括:

  • 持續性的悲傷、焦慮或空虛感
  • 無望或悲觀的感受
  • 易怒、挫折感或坐立不安
  • 內疚感、無價值感或無助感
  • 對曾經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或快樂
  • 精力減少、疲倦或感覺「遲緩」
  • 專注困難、記憶力衰退或難以做決定
  • 睡眠困難、早醒或過度睡眠
  • 食慾改變或體重意外變化
  • 對死亡或自殺的想法或行為
  • 無明顯生理原因的疼痛,如頭痛、胃痛、肌肉痙攣,且即使接受治療仍無法緩解
  • 自殺未遂或持續出現死亡或自殺的念頭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2022)

憂鬱症是一種持續性的情緒障礙,無法僅靠「積極思考」來治癒。然而,透過適當的治療和來自心理健康專業人士、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康復的旅程不必是一個人的戰鬥。

情緒取向治療(EFT)、加速體驗動力心理治療(AEDP)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療小組,都可能有助於處理長期悲傷或憂鬱症。

學習如何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可能並不容易,但這個過程最終能帶來許多積極的轉變,包括提升心理健康、改善人際關係、優化日常互動等。

在 Grace Health Centre,我們的團隊由醫師、註冊心理治療師和社工組成,提供個人、伴侶及家庭諮商。現在可預約免費的15 分鐘諮詢,幫助你踏上心理健康的旅程。

此外,惠恩健康中心 還提供免費的支持性心理治療團體,讓你在獲得支持的同時,也能學習實用的工具,提升連結能力、韌性和應對技巧。目前我們開設了三個支持性心理治療團體:

  1. 精神健康心理治療支持小組
  2. 家長心理治療支持小組
  3. 神經多樣性心理治療支持小組

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我們的網站

你並不孤單,參與學習型社群可能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大轉機。

*免責聲明:本文章中僅供教育和參考目的,不作為醫療建議。如果你遇到任何情緒或心理健康挑戰並希望尋求專業協助,請諮詢你的家庭醫生或註冊社工或註冊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