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萊姆病?
萊姆病是一種嚴重疾病,由受感染的黑腳蜱(黑腿蜱)叮咬所引起。黑腳蜱體積極小,且難以察覺,會附著在人與動物身上吸血。它們的大小會隨吸血時間增長而改變。這些蜱在春季和夏季十分活躍。攜帶病菌的蜱一旦開始吸血,就可能將細菌傳染給宿主。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蜱叮咬了? 蜱咬傷可能與其他昆蟲叮咬相似,常見反應包括叮咬處的腫脹、泛紅及搔癢。如果蜱尚未自行脫落,可能仍附著在人體上,清楚可見。通常要讓萊姆病傳染,需要蜱附著約 36 小時以上,但也有其他疾病可在幾小時內傳播,因此辨識是否被叮咬十分重要。 被叮咬後該怎麼做? 若發現被蜱叮咬,應立即處理,避免感染病原體: 小心移除蜱虫 - 使用尖端细镊或虫螨钳,贴近皮肤夹住蜱头部,慢慢向上拉除。动作要稳,不可扭转或挤压蜱身。切勿用手直接接触蜱虫,也不要使用凡士林、指甲油或热焰等移除。 关于如何移除蜱虫的说明,请参考以下影片: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wffUoQsio[/embed] 2. 保存並拍照紀錄- 將蜱蟲的照片帶到你的醫生預約中,或直接帶上蜱蟲。這有助於你的醫療提供者識別蜱蟲的種類以及你是否有可能感染傳播性疾病。如果你出現新症狀,你的醫療提供者可能會想查看蜱蟲或其照片。 小提醒:你可以用一塊膠帶將蜱蟲困住。 3. 清潔雙手與咬傷處-使用肥皂與溫水、消毒酒精或碘酒清洗,以減少感染風險。 萊姆病的病徵與症狀 正如所述,蜱蟲叮咬可能與其他昆蟲叮咬(如蚊子叮咬、蜘蛛叮咬等)相似,因此了解萊姆病的症狀和徵兆非常重要,以便及早治療該疾病。 一旦被受感染的蜱蟲叮咬,萊姆病可能需要3至30天的潛伏期/發展期,通常分階段發展。 第一階段 - 皮疹是萊姆病的常見徵兆,但並非總是出現。皮疹通常是一個從蜱蟲叮咬部位緩慢擴散的單一圓形。它可能在中心變得較淺,看起來像靶心或牛眼。皮疹摸起來通常感覺溫熱,但通常不會疼痛或搔癢。 其他第一階段症狀包括: 發燒 頭痛 極度疲倦 關節僵硬 肌肉酸痛 淋巴結腫大 第二階段 - 若不治療,萊姆病可能會惡化。這些症狀通常在蜱蟲叮咬後3至10週內出現。第二階段通常更嚴重且影響範圍更廣,被稱為早期散播性疾病(early disseminated disease)。 第二階段可能包括第一階段的症狀以及以下症狀: 身體其他部位出現多處皮疹 頸部疼痛或僵硬 臉部單側或雙側肌肉無力 心臟組織中的免疫系統活動導致心律不整 從背部和臀部開始並擴散到腿部的疼痛 手或腳疼痛、麻木或無力 眼睛或眼瞼組織的疼痛性腫脹 眼部神經中的免疫系統活動導致疼痛或視力喪失 第三階段 - 這階段被稱為晚期散播性疾病,可能包括早期階段的症狀以及更嚴重的症狀。 出現更嚴重症狀,包括早期症狀延續,並帶來更顯著影響。於北美最常見的是大關節(如膝蓋)關節炎,病患可能反復出現關節痛、腫脹或僵硬,症狀可持續數月或反覆出現,通常在叮咬後 2–12 個月出現。 在其他地區,如歐洲,萊姆病還可能引發「慢性萎縮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hronic atrophicans),造成手背或腳背皮膚變色、腫脹,甚至延伸至肘部或膝蓋,嚴重時會破壞組織或關節。此症狀可能於叮咬後數月甚至數年後才出現。 診斷與治療 醫師會根據症狀、臨床表現與感染風險來診斷萊姆病,不一定需依賴實驗室檢查。大多數病例可用抗生素治療成功,如萊姆病早期階段(例如第一階段)的抗生素通常以口服方式給予,包括: Doxycycline:治療 10–21 天 amoxicillin:治療 14–21 天 cefuroxime:治療 14–21 天 對於症狀較多且較嚴重的病例,可能會通過靜脈注射(IV)給予抗生素治療。 如何預防蜱叮咬? 若你常出入樹林、草叢、城市公園或園藝區域,參與登山、露營、園藝等戶外活動,感染風險提高。以下是減少叮咬機會的建議: 穿戴防護衣物 淺色衣物,便於發現蜱蟲 包腳鞋與長袖、長褲,將褲腳紮入襪中 可使用防蜱處理衣物 2. 使用驅蟲劑 選擇含「DEET」或「icaridin」成分的驅蟲噴劑,依說明塗抹於衣物及裸露皮膚上。 3.
太陽出來了!
隨著太陽的出現和天氣的變暖,Grace Health Centre希望幫助您安全地享受夏天。以下是有關了解、預防和治療曬傷的詳細指南,以確保您的皮膚保持健康。 什麼是曬傷? 曬傷是因過度暴露於太陽紫外線而導致的輻射燒傷。它會導致皮膚紅腫、疼痛,可能會起水泡和脫皮。長期反覆曬傷可能導致皮膚損傷和基因變化,進而發展成嚴重的長期健康問題,如皮膚癌或視力喪失。 不同膚色的曬傷: Barcin/Shutterstock.com Sutulastock/Shutterstock.com Jenari/Shutterstock.com 影響曬傷嚴重程度的因素: 許多因素可能影響曬傷的嚴重程度,包括:當天的紫外線指數 (UV Index) 顯示當天曬傷的風險。指數越高,曬傷的速度和可能性越大(例如UV 8相較於UV 2)。時間段:太陽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最強烈,此時紫外線最強。太陽的紫外線可穿透雲層,因此即使在陰天,也應避免長時間無保護地暴露於陽光下。 靠近反射表面:如水面、白色沙灘、混凝土等,這些表面會反射陽光,增加曬傷風險。 預防小貼士: 即使在陰天,也要使用防曬霜,因為紫外線可被這些表面反射。 在反射表面附近時,穿著保護性衣物和配件。 地理位置: 靠近赤道(緯度):陽光更直接地穿透大氣層。 海拔:在較高海拔處更容易曬傷,因為大氣層阻擋陽光的程度較低。 預防小貼士: 前往赤道地區時要格外小心。 在較高海拔處使用更高SPF的防曬霜。 費茲帕特里克皮膚光型: 淺膚色人士(I型和II型)黑色素較少,黑色素能提供部分紫外線防護,因此更容易曬傷。 皮膚VI型(非常深色皮膚)的人黑色素較多,曬傷可能性較低,但若長時間暴露於強烈紫外線下,仍可能曬傷。 如何預防曬傷? 通過預防曬傷,您也可以降低因太陽紫外線輻射引起的皮膚癌或視力喪失的個人風險。如果您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在太陽高峰期(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或紫外線指數高於3時,請遵循以下建議: 在陽光暴露前15分鐘塗抹SPF 30+的防曬霜,每2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曬傷急救 冷卻肌膚:用涼水澡或淋浴來減輕疼痛 幫助皮膚降溫可顯著緩解曬傷的疼痛並減少炎症。以下是具體方法和原因: 方法:使用溫涼水(不要用冰水,以免刺激身體)。浸泡在浴缸中或站在溫和的淋浴下10-15分鐘。 次數或頻率:根據需要每天重複多次以緩解症狀。 好處: 緩解疼痛:冷水有助於舒緩灼熱感並降低受影響皮膚的溫度。 減少腫脹:有助於減輕炎症和腫脹。 保濕:保持皮膚濕潤,防止脫皮和進一步刺激。 有趣提示: 添加劑:在浴缸中加入幾杯膠體燕麥或小蘇打以增強舒緩效果。 自製冷敷:用乾淨的濕布或將冰袋包裹在毛巾中製成冷敷,敷在曬傷部位15-20分鐘。 蘆薈冰棒:將蘆薈凝膠冷凍在冰格中,製成有趣且有效的舒緩方式。 注意事項: 避免在冷水浴中使用肥皂或浴鹽,因其可能刺激曬傷皮膚。 洗澡後輕拍皮膚,弄乾身體,避免擦拭。 曬傷的止痛方法 藥房非處方止痛藥:布洛芬(Ibuprofen)和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可幫助減輕曬傷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布洛芬 作用原理:布洛芬是非甾體抗炎藥(NSAID),可減少炎症、腫脹和疼痛。 劑量:通常每4-6小時200-400毫克,根據需要服用,遵循包裝說明。 注意事項: 胃部問題:可能引起胃部不適、潰瘍或胃腸道出血。建議與食物或牛奶一起服用以減輕影響。 腎功能: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腎功能,需保持水分充足。 過敏反應:極少數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出現皮疹、腫脹或呼吸困難,應停止使用。 副作用: 常見:噁心、嘔吐、頭痛、頭暈。 嚴重:胃痛、血便、嚴重頭痛。 對乙酰氨基酚 作用原理: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是一種止痛和退燒藥,雖不減少炎症,但對緩解疼痛有效。 劑量:通常每4-6小時500-1000毫克,根據需要服用,每日不超過4000毫克,遵循包裝說明。 注意事項: 肝損傷:高劑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肝損傷。服用時避免飲酒。 過敏反應:極少數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出現皮疹、腫脹或呼吸困難,應停止使用。 副作用:Side Effects: 常見:通常耐受性良好,副作用較少。 嚴重:皮膚/眼睛發黃、尿液顏色深、嚴重腹痛。 減輕副作用 補充水分:多喝水以支持腎臟和肝臟功能。 飲食:與食物或牛奶一起服用藥物以減少胃部刺激。 遵循劑量:嚴格遵守推薦劑量以避免不良反應。 諮詢醫療專業人士:如有預存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諮詢醫療提供者。 其他注意事項 保濕:塗抹蘆薈或保濕霜以舒緩和滋潤皮膚。 補水: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幫助皮膚恢復。 嚴重曬傷治療: 水泡:不要刺破水泡,必要時用紗布輕輕覆蓋。 感染徵兆:如出現紅腫加重、膿液或紅色條紋,請尋求醫療幫助。 全身症狀:如發燒、寒顫、嚴重疼痛或意識混亂,請立即就醫。 急救包 防曬基礎知識 甚麼是脫水? 脫水是指個體未補充因正常生理功能(如出汗和呼吸)而流失的水分。當身體失去水分時,鈉和鉀等必需鹽分也可能流失,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出現疲勞、頭暈、眩暈、意識混亂、心率和呼吸加快等症狀。 症狀: 如果您或親人出現右側圖表中描述的症狀,應迅速採取行動以防止進一步水分流失和併發症。 其他症狀:口渴、排尿減少、皮膚乾燥、口乾。 兒童症狀:哭泣時無淚液、無尿布濕潤、腹部、眼睛和臉頰凹陷、缺乏活力/熱情、易怒、捏起皮膚後不平復。 預防脫水 避免脫水的最佳方法是從一開始就預防。以下是一些保持水分的建議: 整天喝水,即使不渴。每天至少喝8-10杯水(除非醫生建議限制),若運動或處於炎熱環境中則需更多。 多吃含水量高的食物,如水果(西瓜、莓類、柑橘)、蔬菜(黃瓜、芹菜、番茄)和湯類。 限制攝入含糖、咖啡因和酒精飲料,這些可能導致水分流失。 在炎熱天氣中運動或戶外活動時,經常休息並補充水分。 若有發燒、腹瀉或嘔吐,需用清液和口服補液溶液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如何治療脫水? 當早期發現時,輕度脫水可在家中通過小口喝水和/或運動飲料來治療。嚴重脫水需要醫療關注,並可能進展為其他更嚴重的熱相關疾病,如熱疹、熱痙攣和/或中暑。 輕度脫水可在家中治療,方法如下: 多喝水或飲料:小口喝水、清湯、冷凍水或冰棒,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飲料,因其可能加重脫水。 在涼爽處休息:找一個陰涼處休息,避免劇烈活動直到感覺好轉。 口服補液溶液(ORS):若有腹瀉或嘔吐,可使用口服補液溶液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嚴重脫水是醫療緊急情況,需立即處理。如果您或他人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尋求幫助: 極度口渴 口腔和皮膚極度乾燥 幾乎無尿液 心跳和呼吸加快 意識混亂或定向障礙 頭暈或昏厥 兒童異常遲緩或易怒 在這些情況下,可能需要住院和靜脈輸液以快速安全地恢復水分。 線上預約 惠恩健康中心 關心您和您的健康。為了您的方便,我們的醫生在工作日和週六提供廣泛的預約服務。我們提供面對面預約以及電話問診(當您不在城內時)。請先致電我們的診所,而不是前往當地急診室,並注意您和您的醫療提供者必須在安大略省內,問診才符合OHIP覆蓋範圍。 預約就診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合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進行診斷和治療。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