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3 月, 2025 DBT, EFT, EFT, 一般, 個人輔導,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情緒管理, 抑鬱 憂鬱, 整全健康, 焦慮, 關係 學習有意識地享受喜樂 由黎倩樺心理治療師審核並驗證 Registered Psychotherapist 1. 理解情緒 你是否曾經苦於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對你的影響?學習原始核心情緒 (Core Emotion) 可以幫助你提升情緒調節及管理能力。對核心情緒有更多了解,可以讓你與親友之間的有更坦誠和有效的溝通更。今次,我們將專注於探討「喜樂」這一核心情緒。 2. 為什麼我們即使感受到喜樂,卻常常沒有留意到它? 負面偏見(Negative Bias) 是一種自然的心理現象,使我們更容易關注負面經歷、情緒或資訊,而忽視正面的事物。這種偏見可能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我們不僅容易看到負面的事物,甚至當我們感受到喜樂時,也往往不允許自己好好「沉浸其中」,就像在沙灘上享受陽光一樣,而是很快地回到負面情緒或擔憂「萬一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怎麼辦?」。 建立自我察覺心理偏見是第一步。一旦你發現它的存在,你就可以選擇有意識地感恩、自我肯定,並慶祝生活中的開心正面時刻。了解負面偏見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珍惜正面的經歷,而不只是關注負面的事物。 3. 什麼是喜樂? 喜樂(Joy) 是一種內心的正向感受,包括幸福、滿足、欣慰或愉悅。 當你感受到喜樂時,身邊的人也能從你的笑容、閃閃發光的眼神、放聲大笑或充滿活力的語氣中感受到你的喜樂。 從生理角度來看,當我們的腦部分泌適量的血清素(Serotonin) 和 多巴胺(Dopamine)(這兩種神經遞質與快樂有關)時,我們會感受到喜樂。喜樂還可能讓我們的胸口感到溫暖輕盈,呼吸變得更深,身體更放鬆。這些來自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生理反應,讓我們能夠充分體驗喜樂這核心情緒。 4. 如何認識並擁抱喜樂? 學會感恩 是一種幫助我們發現喜樂的方法。例如,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家、與朋友或家人共進晚餐、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這些簡單的事情都可以成為喜樂的來源。花時間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的思維從專注於問題轉向更多地關注正面的事情。 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如興趣愛好、社群互動、靈性生活、運動或聆聽音樂)可以在情緒與生理層面上觸發喜樂。專注於我們能夠掌控的事物,而非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也能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 微笑或大笑,即使一開始並沒有真正感到快樂,也能讓身體產生降低心率、減輕壓力的反應,並刺激「快樂神經傳遞物質」的分泌。 5. 透過心理教育課程、團體或心理治療,學習更容易接受喜樂 學習對自己的情緒保持覺察可能並不容易,但這將對你的心理健康、人際關係、日常互動等方面帶來許多正向的改變。 點擊預約 *免責聲明:本文章中僅供教育和參考目的,不作為醫療建議。如果你遇到任何情緒或心理健康挑戰並希望尋求專業協助,請諮詢你的家庭醫生或註冊社工或註冊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 By office gracehealthcentre 0